●石林燕語辨卷第九
百六十九辨賈文元安撫北京兼領河北路
百七十辨中書五房置檢正官二員、都檢正一員
百七十一辨樞密承旨舊用士人
百七十二辨王景彝自翰林學士除副樞
百七十三辨郭逵以簽書樞密為陝西宣撫,後以宣徽使判延州
百七十四辨崇政殿說書自賈文元始
百七十五辨范文正薦晏元獻為祕閣校勘
百七十六辨王武公謫知隨州
百七十七辨夏文莊、韓魏公自副樞為三司使
百七十八辨賢良對策自董仲舒始
百七十九辨本朝冬至與虜曆差一日
百八十辨富鄭公以宰相判樞密院
百八十一辨彭器資三任職官,始改太子中允
百八十二辨元厚之遷知廣州,神宗喜其謝表
百八十三辨蘇子瞻為秋燕致語,譏在喪用樂
百八十四辨歐陽永叔、趙叔平罷政,除觀文殿學士
百八十五辨館職罷詩賦,試論策
百八十六辨親王位壓宰相
百八十七辨御史牒閤門請對
百八十八辨孔文仲對策初覆考皆在第三
百八十九辨范景仁殿試不肯抗聲,自陳三省第一
百九十辨張文節求判國子監
百九十一辨司馬溫公與呂申公辭知制誥
○百六十九辨賈文元安撫北京兼領河北路
陳恭公初除四路安撫使,辭之;韓魏公亦兼四路,歲餘乃罷。
陳暘叔雖除帥,未行,改知樞密院事。
○百七十辨中書五房置檢正官二員、都檢正一員
邦直乃吏房,巨源未嘗為檢正。
○百七十一辨樞密承旨舊用士人
熙甯三年,始用李評為樞密都承旨。評乃武官。五年始以曾孝寬充史館修撰,兼都承旨。此止舉李評而云至今行之,非也。
○百七十二辨王景彝自翰林學士除副樞
景彝自翰林學士除副樞,此云自御史中丞,非也。義當作議。
○百七十三辨郭逵以簽書樞密為陝西宣撫,後以宣徽使判延州
治平三年,郭逵以簽書樞密院為陝西四路宣撫使,兼判渭州。後以宣徽使判延州。此云嘉祐末,又云使帶簽書樞密院事知延州,皆非。王樂道論韓魏公用逵事,在治平四年,此云熙甯初,亦非。
○百七十四辨崇政殿說書自賈文元始
景祐元年,始以賈昌朝、趙希言,王宗道、楊安國並為崇政殿說書,非專為賈文元創此官也。
○百七十五辨范文正薦晏元獻為祕閣校勘
校勘當作校理。
○百七十六辨王武公謫知隨州
其說見第七卷。
○百七十七辨夏文莊、韓魏公自副樞為三司使
其說見第八卷。
○百七十八辨賢良對策自董仲舒始
賢良策見於漢書者,惟董仲舒三道,餘皆一道。此云自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不知何所據耶?百人皆當云百餘人。又仲舒及嚴助傳亦皆云百餘人。文帝十五年策晁錯等,非二年也。
○百七十九辨本朝冬至與虜曆差一日
冬至,虜曆先一日,其說見第三卷。吏部令史韓公廉子容,在元祐末嘗為吏部侍郎。
○百八十辨富鄭公以宰相判樞密院
其說見第八卷。
○百八十一辨彭器資三任職官,始改太子中允
彭改大理寺丞,此云太子中允,非也。
○百八十二辨元厚之遷知廣州,神宗喜其謝表
元厚之嘉祐七年始除待制,非嘉祐初也。自河北都轉運使知廣州,非自南京遷也。
○百八十三辨蘇子瞻為秋燕致語,譏在喪用樂
仁宗以宰臣張知白之喪,特罷燕,此例尤的。子瞻所奏正引仁宗以宰相富弼母在殯,為罷春燕事,且云魏王之親比富弼之母輕重亦有間矣。此乃云子瞻不知出此,何邪?
○百八十四辨歐陽永叔、趙叔平罷政,除觀文殿學士
歐陽永叔罷政在治平四年,前此如丁度、韓琦、高若訥、富弼、孫沔、田況、張觀、程戡、孫抃、胡宿,皆以前執政,或初罷政除觀文殿學士,此止舉歐、趙二人,何邪?
○百八十五辨館職罷詩賦,試論策
熙甯元年,當作熙甯二年。治平四年三月,以御史吴申有請下兩制詳定,乃詔館職罷試詩賦,而試論一首,策一道。
○百八十六辨親王位壓宰相
按實錄,潞公一辭而止,既而閤門奏親王位在文彥博上。今陳升之位彥博下,則前此無親王在宰相上者。潞公於是再辭,從之。
○百八十七辨御史牒閤門請對
御史乞上殿,皆先奏。
○百八十八辨孔文仲對策初覆考皆在第三
文仲策初覆考,皆在第三。
熙甯六年八月,應制科陳彥古試六輪,準試不考,七年四月罷詔歸科。
○百八十九辨范景仁殿試不肯抗聲,自陳三省第一
第十九人,當作第七十九人
○百九十辨張文節求判國子監
文節以龍圖閣待制,知審官院,糾察在京刑獄,出知青州,還朝知領國子監。此云初為龍圖閣待制,求判國子監,非也。
○百九十一辨司馬溫公與呂申公辭知制誥
溫公與申公相友善,云在朝有所為,率多以取,則非也。溫公辭修注云:「王安石差修起居注,力自陳愬,章七八上,然後朝廷許之。臣乃追自悔恨,嚮者非朝廷不許,由臣請之不堅故也。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則聞命之日受而不辭。今臣內自循省一無可取,乃與之同被選擢,比肩並進,豈不玷朝廷之舉,為士大夫所羞哉!」辭知制誥云:「竊聞天章閣侍講呂公著與臣同時被召,公著辭讓不至,朝廷已除公著天章閣待制,臣始自悔恨」云云。辭修注,則引荊公;辭知制誥,則引申公,各一時之事,非有所取則也。申公自天章侍講召試,云自外召,非也。
●石林燕語辨卷第十
百九十二辨蘇子容獨免為元祐黨人
百九十三辨王冀公受資政殿學士
百九十四辨丁晉公知鄆州斬舟人使渡河,虜人退師
百九十五辨王繼忠戰沒契丹
百九十六辨陳烈行怪多偽
百九十七辨蘇子瞻草呂微仲麻,云果毅而達
百九十八辨杜祁公假驛舍居
百九十九辨練夫人救福州一城人
二百辨晁文元公以儒釋二教相參
二百一辨米芾謁蔡攸求王略帖
二百二辨曹瑋有叛卒投趙德明
○百九十二辨蘇子容獨免為元祐黨人
元祐宰相韓縝,執政李清臣、許將,紹聖以前皆無他,李、許仍再執政。此云紹聖初,治元祐黨人,嘗為宰執者無不坐貶,惟子容獨免,非也。
○百九十三辨王冀公受資政殿學士
班樞密副使下,其說見第五卷。王韶、孫永皆非執政除資政學士。富鄭公、司馬溫公嘗除樞副,不受除資政。
○百九十四辨丁晉公知鄆州斬舟人使渡河,虜人退師
丁晉公知鄆州兼鄆、齊、濮等州處宣撫使,非安撫使也。
○百九十五辨王繼忠戰沒契丹
王繼忠為定州路副部署,咸平六年戰沒,此云為高陽關部轄,非也。
○百九十六辨陳烈行怪多偽
溫公嘗薦烈為學官,福建提刑奏烈無行,乞追奪恩命。溫公乞委官體量,或覆勘。此所云云,溫公章疏中皆無之。
○百九十七辨蘇子瞻草呂微仲麻,云果毅而達
真方,大美之至矣,何必他疑,而至終身為恨乎?
果毅當作果藝。
○百九十八辨杜祁公假驛舍居
韓魏公寄杜詩云:「歸卜睢陽旋營第,棟宇僅足充妻孥。」又祭文「公旋營厥居處于宋京。」又宋景文與杜書云:「菟裘之產甫葺,疎受之金屢空。」又歐陽公作杜墓誌云:「寓南京驛舍久之。」蓋雖嘗假館,後亦自營第,而云訖公薨不遷,非也。
○百九十九辨練夫人救福州一城人
其夫均,當云名仔均。
○二百辨晁文元公以儒釋二教相參
文元,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及第,時年三十。
○二百一辨米芾謁蔡攸求王略帖
據米芾所記,王略帖八十二字,乃是以錢十五萬得之;而謝安帖六十五字,則得於翰長蔡公也。
○二百二辨曹瑋有叛卒投趙德明
曹知渭州,非秦州也。李繼遷,非趙德明也。
●附錄二
宋史卷四百四十五葉夢得傳
清·胡心耘輯《宇文紹奕事實》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宋史卷四百四十五葉夢得傳
葉夢得字少蘊,蘇州吴縣人。嗜學蚤成,多識前言往行,談論亹亹不窮。紹聖四年,登進士第,調丹徒尉。徽宗朝,自婺州教授召為議禮武選編修官。用蔡京薦,召對,言:「自古帝王為治,廣狹大小、規模皆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國勢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也。若不先治其心,或誘之以貨利,或陷之以聲色,則所謂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嘗不顛倒易位,而況求其功乎?」上異其言,特遷祠部郎官。
大觀初,京再相,向所立法度已罷者復行,夢得言:「周官太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所謂廢置賞罰者,王之事也,太宰得以詔王而不得自專。夫事不過可不可二者而已,以為可而出於陛下,則前日不應廢;以為不可而不出於陛下,則今不可復。今徒以大臣進退為可否,無乃陛下有未了然於中者乎?」上喜曰:「邇來士多朋比媒進,卿言獨無觀望。」遂除起居郎。時用事者喜小有才,夢得言:「自古用人必先辨賢能。賢者,有德之稱;能者,有才之稱,故先王常使德勝才,不使才勝德。崇寧以來,在內惟取議論與朝廷同者為純正,在外惟取推行法令速成者為幹敏,未聞器業任重、識度經遠者,特有表異。恐用才太勝,願繼今用人以有德為先。」
二年,累遷翰林學士,極論士大夫朋黨之弊,專於重內輕外,且乞身先衆人補郡。蔡京初欲以童貫宣撫陝西,取青唐。夢得見京問曰:「祖宗時,宣撫使皆是見任執政,文彥博、韓絳因此即軍中拜相,未有以中人為之。元豐末,神宗欲命李憲,雖王珪亦能力爭,此相公所見也。昨八寶恩遽除貫節度使,天下皆知非祖宗法,此已不可救。今又付以執政之任,使得青唐,何以處之?」京有慚色,然卒用貫取青唐。
三年,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汝州,尋落職,提舉洞霄宮。政和五年,起知蔡州,復龍圖閣直學士。移帥潁昌府,發常平粟振民,常平使者劉寄惡之。宦官楊戩用事,寄括部內,得常平錢五十萬緡,請糴粳米輸後苑以媚戩。戩委其屬持御筆來,責以米樣如蘇州。夢得上疏極論潁昌地力與東南異,願隨品色,不報。時旁郡糾民輸鏹就糴京師,怨聲載道,獨潁昌賴夢得得免。李彥括公田,以黠吏告訐,籍郟城、舞陽隱田數千頃,民詣府訴者八百戶。夢得上其事,捕吏按治之,郡人大悅。戩、彥交怒,尋提舉南京鴻慶宮,自是或廢或起。
逮高宗駐蹕揚州,遷翰林學士兼侍讀,除戶部尚書。陳「待敵之計有三,曰形、曰勢、曰氣而已。形以地理山川為本,勢以城池、芻粟、器械為重,氣以將帥士卒為急。形固則可恃以守,勢強則可資以立,氣振則可作以用,如是則敵皆在吾度內矣」。因請上南巡,阻江為險,以備不虞。又請命重臣為宣撫使,一居泗上,總兩淮及東方之師以待敵;一居金陵,總江、浙之路以備退保。疏入不報。
既而帝駐蹕杭州,遷尚書左丞,奏監司、州縣擅立軍期司掊斂民財者,宜罷。上諭以兵、食二事最大,當擇大臣分掌。門下侍郎顏岐、知杭州康允之皆嫉夢得,又與宰相朱勝非議論不協,會州民有上書訟夢得過失者,上以夢得深曉財賦,乃除資政殿學士、提舉中太一宮,專一提領戶部財用,充車駕巡行頓遞使,辭不拜,歸湖州。
紹興初,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春等六州宣撫使。時建康荒殘,兵不滿三千。夢得奏移統制官韓世清軍屯建康,崔增屯采石,閻臯分守要害。會王才降劉豫,引兵入寇,夢得遣使臣張偉諭才降之,以其衆分隸諸軍。濠、壽叛將寇宏、陳卞,雖陽受朝命,陰與劉豫通,夢得諭以福禍,皆聽命。及豫入寇,卞擊敗之,齊兵宵遁。
八年,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又奏防江措畫八事:一、申飾邊備,二、分布地分,三、把截要害,四、約束舟船,五、團結鄉社,六、明審斥堠,七、措置積聚,八、責官吏死守。又言建康太平池州緊要隘口、江北可濟渡去處共一十九處,願聚集民兵,把截要害,命諸將審度敵形,併力進討。
金都元帥宗弼犯含山縣,進逼歷陽,張俊諸軍遷延未發,夢得見俊,請速出軍,曰:「敵已過含山縣,萬一金人得和州,長江不可保矣。」俊趣諸軍進發,聲勢大振,金兵退屯昭關。明年,金復入寇,遂至柘臯,夢得團結沿江民兵數萬,分據江津,遣子模將千人守馬家渡,金兵不得渡而去。
初,建康屯兵歲費錢八百萬緡,米八十萬斛,榷貨務所入,不足以支。至是,禁旅與諸道兵咸集,夢得兼總四路漕計以給饋餉,軍用不乏,故諸將得悉力以戰。詔加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
海寇朱明猖獗,詔夢得挾御前將士便道之鎮,或招或捕,或誘之相戕,遂平寇五十餘羣。然頗與監司異議,上章請老,特遷一官,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尋拜崇信軍節度使致仕。
十八年,卒湖州,贈檢校少保。
○清·胡心耘輯《宇文紹奕事實》
宇文紹奕事實
(清)胡心耘輯
宋史藝文志地理類:宇文紹奕臨卭志二十卷,又補遺十卷。
汪應辰薦蜀中人才劄子:左承議郎、通判劍州宇文紹奕,好古博雅,敏于吏事。頃四川總領所蠲除劍州,和糴以寬民力,實自紹奕發之。既而民間缺食,紹奕親至外縣,徧行山谷,隨事措置,皆有條理。見文定集六。
崔敦詩宇文紹奕敍官:國家黜幽甄敍有法,未嘗以一眚棄材也。爾向坐簡劾,既閱歲年,應于常科,還爾舊物。盍思所以報此哉!見佚存叢書第四帙崔舍人西垣類一。
湻熙二年春,卭州蒲江縣上乘院僧治基增築大殿,闢地九仞,得古竁焉。其封石刻作兩闕狀,中有文二十九字,云:「永熹元年二月十二日,蜀郡臨卭漢安鄉安定里公乘校官掾王幽,字珍儒。」臨卭太守宇文紹奕,字衮臣,好古博雅士也。聞之,亟命輩致郡齋龕之壁。以余大父勤齋先生子堅,平生留意篆隸碑刻,俾原而釋之,勤齋為考訂而跋之。見學齋佔畢三。 【 老學庵筆記六,卭州天慶觀有希夷詩石刻。是日迫赴太守宇文衮臣約飯,不能盡記,後卒不暇再到,至今以為恨。】
元費著氏族譜宇文氏,廣都院,曰:邦彥子閎中,閎中從孫紹奕,嘗為吏部郎,典三州,卒。見全蜀藝文志五十四。
陸游跋原隸:故吏部郎宇文卷臣所著。卷臣為郎數月,坐口語亟去,晚守臨卭、廣漢,有能名,然亦以謗絀,遂卒於家,可哀也。見渭南文集二十八。 【 劍南詩四十三,宇文衮臣吏部,予在蜀日與之遊,至厚。契闊死生二十年矣。庚申三月,忽夢相從如平生,愴然有賦:「英姿爽氣守卭州,雖古人中豈易求。六月長途將暍死,一天風雹起龍湫。」潘麐生鍾瑞曰:或有以其字衮臣、卷臣,疑由訛異者。按禮記一命卷,卷即衮,古字通。吴曉鉦釗森曰:桐江續集稱「紹奕撰臨卭記,多用奇字。」學齋佔畢稱為「好古博雅士」。或自書其字,有時作「衮」,有時作「卷」,故放翁亦兩岐載之耳。】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石林燕語十卷考異一卷 【 永樂大典本】
石林燕語十卷,宋葉夢得撰。夢得有春秋傳,已著錄。夢得為紹聖舊人,徽宗時嘗司綸誥,於朝章國典,夙所究心,故是書纂述舊聞,皆有關當時掌故;於官制科目言之尤詳,頗足以補史傳之闕,與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徐度卻掃編可相表裏。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其書成於宣和五年。然其中論館伴遼使一條,稱建炎三年;又論宰相一條,謂自元祐五年至今紹興六年,則書成於南渡之後。振孫之說未核矣。惟夢得當南北宋間,戈甲倥傯,圖籍散佚,或有記憶失真,攷據未詳之處,故汪應辰嘗作石林燕語辨,而成都宇文紹奕 【 案紹奕始末無攷,嘉定中有樞密使宇文紹節疑其昆弟。】 亦作攷異以糾之。應辰之書,陳振孫已稱未見,蓋宋末傳本即稀,僅儒學警悟 【 案儒學警悟亦南宋之書,不著撰人名氏。】 間引數條,與紹奕攷異同散見永樂大典中。然寥寥無幾,難以成編。惟紹奕之書,尚可裒集,謹蒐采攷異,各附夢得書本條之下。雖其間傳聞年月之訛,繕寫字畫之誤,一一毛舉,或不免有意吹求,頗類劉炫之規杜預,吴鎮之糾歐陽修;而援引舊文,辨駮詳確者十之八九。是一朝故事,得夢得之書,而梗概具存;得紹奕之書,而攷證益密。二書相輔而行,於史學彌為有裨矣。又夢得之書,宋槧罕覯,前明有大字刻本,摹印亦稀。世行毛晉津逮祕書所載,脫誤頗多;而商維濬稗海所載,踳駮尤甚。今併參驗諸本,以永樂大典所載,詳為勘校,訂訛補闕,以歸完善。凡所釐正,各附案語於下方,用正俗刻之訛,庶幾稍還舊觀,不失其真焉。乾隆五十年四月,恭校上。
石林燕語十卷 (宋)葉夢得撰;(宋)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民73]1997湖北第2刷
附錄:
春秋傳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宋葉夢得撰夢得字少藴號石林吳縣人紹聖四年進士南渡後官至崇信軍節度使事蹟具宋史文苑傳夢得以孫復春秋尊王發微主於廢傳以從經蘇轍春秋集解主於從左氏而廢公羊穀梁皆不免有弊故是書參考三傳以求經不得於事則考於義不得於義則考於事更相發明頗爲精核開禧中其孫筠刋於南劍州眞德秀跋之稱其闢邪說黜異端有補世教不淺宋史藝文志又載夢得別有春秋考三十卷讞三十卷指要總例二卷石林春秋八卷今讞考二書散見永樂大典中尚可得其大槩餘皆散佚惟此傳猶爲完書南窻記事載夢得爲春秋書其別有四解釋音義曰傳訂正事實曰考掊擊三傳曰讞編列凡例曰例嘗語徐惇濟曰吾之爲此名前古所未見也惇濟曰吳程秉著書三萬餘言曰周易摘尚書駁論語弼得無近是乎云云案此傳不專釋音義其說已非至於以一字名書古人多有卽以春秋而論傳爲通名不必言矣如漢志所載鐸氏張氏皆有春秋微公羊傳疏有閔因春秋序後漢書有鄭衆春秋刪隋志有何休春秋議崔靈恩春秋序孫炎併先有春秋例夢得博洽安得不見乃以爲古無此名必非事實且宋志載夢得春秋指要總例亦不名曰春秋例殆小說附會之詞不足據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
春秋考十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葉夢得撰是書於寧宗開禧中與春秋傳春秋讞同刻於南劍州元程端學作春秋三傳辨疑多引其說則當時猶有傳本自明以來藏書家皆不著錄故朱彝尊經義考注曰已佚惟永樂大典頗載其文以次檢校尚可得什之八九今排比綴輯復勒成書其書大旨在申明所以攻排三傳者實本周之法度制作以爲斷初非有所臆測於其間故所言皆論次周典以求合於春秋之法其文辨博縱橫而語有本原率皆典核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辨定考究無不精詳殆不誣也原書前有統論其後乃列十二公逐條詮敘而不錄經文今悉仍舊例其卷帙則約畧篇頁輯爲統論三卷隱公以下以次編爲十三卷不復拘宋志三十卷之數據夢得自序稱自其讞推之知吾所正爲不妄而後可以觀吾考自其考推之知吾所擇爲不誣而後可以觀吾傳然書錄解題已先列傳次列考次列讞葢傳其大綱而考讞其發明之義疏也今仍從陳氏之序次於傳後焉(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
春秋讞二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葉夢得撰是書抉摘三傳是非主於信經不信傳猶沿啖助孫復之餘波於公羊穀梁多所駁詰雖左傳亦據傳末韓魏反而喪之之語謂智伯亡時左氏猶在斷以爲戰國時人【案經有續書傳亦有續書夢得葢未深考語詳左傳注疏條下】昌言排擊如辨諸侯世相朝爲衰世之事辨宰孔勸晉獻公及魯穆姜悔過之言皆出附會辨十二次分十二國之謬辨夾谷之會孔子沮齊景公事亦出假托辨墮郈墮費非孔子本意辨諸侯出入有善有惡辨諸侯之卒或曰或不曰非盡屬褒貶魯侯之至與不至亦不可拘牽成例雖辨博自喜往往有瀾翻過甚之病於經旨或合或離不能一一精確而投之所向無不如志要亦文章之豪也惟古引春秋以决獄不云以决獄之法治春秋名書以讞於義旣爲未允且左氏公羊穀梁皆前代經師功存典籍而加以推鞫之目於名尤屬未安是則宋代諸儒藐視先儒之錮習不可爲訓者耳考宋藝文志是書本三十卷又夢得自記左傳四百四十二條公羊三百四十條穀梁四百四十條今據永樂大典所載參以程端學春秋辨疑通加檢核左傳闕九十條公羊闕六十五條穀梁闕八十四條葢已非完帙然其大較已畧具矣謹依類排次釐爲左傳讞十卷公羊穀梁讞各六卷(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
石林燕語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葉夢得撰夢得有春秋傳已著錄夢得爲紹聖舊人徽宗時嘗司綸誥於朝章國典夙所究心故是書纂述舊聞皆有關當時掌故於官制科目言之尤詳頗足以補史傳之闕與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徐度却掃編可相表裏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其書成於宣和五年然其中論館伴金使一條稱建炎三年又論宰相一條謂自元祐五年至今紹興六年則書成於南渡之後振孫之說未核矣惟夢得當南北宋間戈甲倥偬圖籍散佚或有記憶失眞考據未詳之處故汪應辰嘗作石林燕語辨而成都宇文紹奕【案維奕始末無考嘉定中有樞密使宇文紹節疑其昆弟】亦作考異以糾之應辰之書陳振孫已稱未見葢宋末傳本卽稀僅儒學警悟【案儒學警悟亦南宋之書不著撰人姓氏】間引數條與紹奕考異同散見永樂大典中然寥寥無幾難以成編惟紹奕之書尙可裒集謹蒐采考校各附夢得書本條之下雖其間傳聞年月之訛繕寫字畫之誤一一毛舉或不免有意吹求頗類劉炫之規杜預吳縝之糾歐陽修而援引舊文辨駁詳確者十之八九是一朝故事得夢得之書而梗槩俱存得紹奕之書而考證益宻二書相輔而行於史學彌爲有裨矣又夢得之書宋槧罕覯前明有大字刋本摹印亦稀世行毛晉津逮秘書所載脫悞頗多而商維濬稗海所載蹖駁尤甚今併叅驗諸本以永樂大典所載詳爲勘校訂訛補闕以歸完善凡所釐正各附案語於下方用正俗刻之訛庶幾稍還舊觀不失其眞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
避暑錄話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葉夢得撰案晁公武讀書志載此書作十五卷與此本卷數多寡懸殊疑今所行者非完帙然文獻通考已作二卷毛晉津逮秘書跋云得宋刻迥異坊本亦作二卷則宋代亦卽此本考諸書所引避暑錄話亦具見此本之中無一條之佚脫知讀書志爲傳寫之謬矣夢得在南渡之初巋然耆宿其藏書至三萬餘卷亦甲於諸家故通悉古今所論著多有根柢惟本爲蔡京之門客不免以門戸之故多陰抑元祐而曲解紹聖如論詩賦一條爲王安石罷詩賦解也葉源一條爲蔡京禁讀史解也王姬一條爲蔡京改公主曰帝姬解也至深斥蘇洵辨姦論則尤其顯然者矣然終怵於公論隱約其文尙不似陳善捫蝨新話顛倒是非黨邪醜正一槪肆其狂詆其所敘錄亦多足資考證而裨見聞故善書竟從屏斥而是編則仍錄存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
巖下放言三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葉夢得撰其自崇慶節度使致仕退居卞山時作也陳振孫書錄解題作一卷此本乃二卷疑振孫書爲傳刻之訛又明商維濬稗海中别有蒙齋筆談二卷題曰湘山鄭景望撰其文全與此同但刪去數十條耳厲鶚作宋詩紀事稱景望爲元豐元祐間人所錄景望潁川一詩亦卽此書之所載此書舊無刻本或疑其卽剽取景望書而作然考書中稱先祖魏公又稱余紹聖間春試不第又稱大觀初余適在翰林又稱在潁州時初自翰林免官又稱余守許昌時洛中方營西内又稱遭錢塘兵亂又稱余鎭福唐又稱出入兵間十餘年所將數十萬又稱余頃罷鎭建康所述仕履皆與夢得本傳相合又稱嘗撰老子解論語釋言二書今考書錄解題論語類有葉夢得論語釋言十卷道家類有葉夢得老子解二卷併所載老子解中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本韓非子之說以爲四支九竅云云亦與此書相符然則爲蒙齋筆談剽此書而作非此書剽蒙齋筆談而作確有明證商維濬厲鶚葢皆誤信僞書考之未審矣夢得老而歸田躭心二氏書中所述多提唱釋老之旨沈作喆王宗傳楊簡等之以禪說易實萌芽於此殊不可以立訓然夢得學問博洽又多知故事其所記錄亦頗有可採宋人舊帙姑存以備一家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福建巡撫採進本)
宋葉夢得撰夢得有春秋傳巳著錄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夢得總集一百卷審是集八卷今俱不傳又載建康集十卷乃紹興八年再鎭建康時所著此本八卷與振孫所記不合然末有其孫輅題跋亦云八卷其或書錄解題屢經傳寫誤以八卷爲十卷抑或舊本殘缺亡其二卷後人追改輅跋以僞稱完帙則均不可考矣夢得爲蔡京門客章惇姻家當過江以後公論大明不敢復噓紹述之焰而所著詩話尚尊熙寧而抑元祐往往於言外見之方囘瀛奎律髓於其送嚴婿北使一詩論之頗詳然夢得本晁氏之甥猶及見張耒諸人耳濡目染終有典型故文章高雅猶存北宋之遺風南渡以後與陳與義可以肩隨尤楊范陸諸人皆莫能及固未可以其紹聖餘黨遂掩其詞藻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别集類九)
北山律式二卷附王炎詩一卷晁沖之詩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葉夢得所選程俱詩也夢得有春秋傳俱有麟臺故事皆已著錄是編前有夢得序稱致道北山集四十卷旣爲之序人皆知致道之文而不知其詩卽知其詩亦僅知其古風而不知其律詩之妙及門鄭晦係致道同里人初學韻語予謂其何舍近而就遠也因選錄致道近體詩二卷名曰北山律式云云其文淺鄙不似夢得他作北山集已別著錄此爲駢拇枝指無論眞僞矣卷後附錄王炎雙溪類稿十數首晁沖之具茨集數首尤不解其何意大抵雜凑之本姑充挿架之數者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別集類存目一)
石林詩話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葉夢得撰夢得有石林春秋傳已著錄是編論詩推重王安石者不一而足而於歐陽修詩一則摘其評河豚詩之誤一則摘其語有不倫亦不復改一則摭其疑夜半鐘聲之誤於蘇軾詩一則譏其繫懣割愁之句爲險諢一則譏其捐三尺字及亂蛙兩部句爲歇後一則譏其失李廌一則譏其不能聽文同一則譏其石建牏厠之誤皆有所抑揚於其間葢夢得出蔡京之門而其婿章沖則章惇之孫本爲紹述餘黨故於公論大明之後尚陰抑元祐諸人然夢得詩文實南北宋間之巨擘其所評論往往深中窽會終非他家聽聲之見隨人以爲是非者比畧其門戸之私而取其精核之論分别觀之瑕瑜固兩不相掩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詩文評類一)
石林詞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葉夢得撰夢得有春秋傳已著錄是編陳振孫書錄解題作一卷與今本同卷首有關注序稱其兄聖功元符中爲鎭江掾夢得爲丹徒尉得其小詞爲多味其詞婉麗有温李之風晩歲落其華而實之能於簡淡時出雄傑合處不減靖節東坡云云考倚聲一道去古詩頗遠集中亦惟念奴嬌故山漸近一首雜用陶潛之語不得謂之似陶注所擬殊爲不類至於雲峯横起一首全仿蘇軾大江東去并卽參用其韻又鷓鴣天一曲青山後闋且直用軾詩語足成是以舊刻頗有與東坡詞彼此混入者則注謂夢得近於蘇軾其說不誣夢得著石林詩話主持王安石之學而陰抑蘇黃頗乖正論乃其爲詞則又挹蘇氏之餘波所謂是非之心有終不可澌滅者耶卷首賀新郞一詞毛晉注或刻李玉考王楙野客叢書曰章茂深常得其婦翁所書賀新郞詞首曰睡起啼鶯語章疑其誤頗詰之石林曰老夫常得之矣流鶯不解語啼鶯解語見禽經云云則確爲夢得之作晉蓋未核又野客叢書所記正謂此句作啼鶯語故章沖疑啼字語字相複此本乃改爲流鶯與王楙所記全然牴牾知毛晉疎於考證妄改古書者多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詞曲類一)
葉氏春秋傳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經 類:春秋類 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二十卷。葉夢得(1077—1148)撰。葉夢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住乌程(今浙江吴兴),宋代著名文学家、经学家。哲宗绍圣进士。徽宗时官至翰林学士,数上书极论时事。南宋高宗初除户部尚书,曾上书言待敌之计三,曰形曰势曰气,并请高宗南迁,阻江为险,以备不虞。绍兴时住江东安抚制置大史,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给。叶氏嗜学早成,精熟典故,尤工于词。其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其平生著述颇多,除《春秋传》外,还著有《春秋考》、《春秋谳》、《春秋指要总例》、《石林春秋》、《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詞》、《避暑錄話》、《石林燕語》、《石林詩話》。葉夢得认为,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尽废三传以从经,苏辙《春秋集解》力主《左氏》而轻《公羊》、《穀梁》,皆不免有失偏颇。故此书参考三传以求经,不得于事则考于义,不得于义则考于事,相互发明。他评三传得失说:“《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以不知经故也;《公羊》、《穀梁》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以不知传故也。”因而他要斟酌三家,以求史实与大义之契合。如隐五年《经》:“春,公矢鱼于棠”。《公羊》、《穀梁》作“观鱼”。《公羊》以远观为讥,《穀梁》以亲卑者之事为非正,而《左传》则训矢为陈,以陈鱼而观之为非礼。杜预《集解》亦云“书陈鱼以示非礼”。而孔颖达《五义》则调和三传之说,认为陈鱼是“谓使捕鱼之人陈设取鱼之备,观其取鱼以为戏乐。”叶氏认为,“矢”字当从《左传》,且云“矢,射也。古者天子、诸侯将祭,必亲射牲,因而获禽亦以共祭。春,献鱼之节也。公将以盘游,盖托射以祭焉,以公为荒矣。于是公子驱谏曰‘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非其矢也。’”叶氏经文虽从《左传》,但解释则创新说,而其详于考证而少空谈。重视训诂和史实,正是叶氏治学之特点。此书于宋宁宗开禧中与《春秋考》、《春秋谳》一道,由梦得之孙叶筠刻于南剑州,此本今仍存,此外还有康熙《通志堂经解》本。
春秋考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經 類:春秋類 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十六卷。宋葉夢得(详见《春秋传》)撰。葉夢得之治《春秋》,多有攻击三传者,而此书是旨在申明其所以攻击三传,只是根据周代法度典制以为断,并非自己所臆测。所以书中所言皆讨论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称此书辨定考究,无不精详。《四库提要》亦誉此书“其文辨博纵横,而语有本原,率皆典核”。今观此书,其持论较为平和公允,较少凿空之论。如其云:《春秋》者,古史之凡,而其目则在史”。又云:“《公羊》张三世、藉位以鲁以托王义、黜周为二王后,不足据。”又云“《春秋》虽讳国恶,但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不为贤者讳。”虽不尽正确,但较诸儒之说《春秋》者,则稍胜一筹。叶氏好发新说,如此书《统论》释《春秋》书名云:“春者,阳之中。秋者,阴之中,天道所以生杀万物者;《春秋》赏罚之法,法者天也,岂古之史概以是为名,特鲁能守之不易乎?”此书于宋宁宗开禧年间由其孙叶筠刻于南剑州,元程端學《春秋三传辨疑》多引其说,可知其时尚有传本。明代藏书家皆不著录,可知已佚。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其内容占原书十之八九。现存有宋开禧叶筠刻本、闽覆本。
春秋三傳讞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經 類:春秋類 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二十二卷。宋葉夢得(详见《春秋传》)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孫復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于《公羊》、《穀梁》多所驳诘。又认为《左传》作者不是孔子学生,乃战国时人,对《左传》亦多所批评。如认为诸侯世相朝为衰世之事,宰孔劝晋献公及鲁穆姜悔过之言皆是附会,批评十二次分十二国之谬,认为夹谷之会孔子沮齐景公事出于假托,堕郈、堕费不是孔子本意,诸侯出入有恶无恶、诸侯之卒或日或不日不必皆属褒贬,鲁侯之至与不至不可拘泥于成例等等。其论重训诂、详史实,虽有不当之处,但往往多出精深之论,葉夢得《春秋考序》自言其《春秋传》、《春秋谳》、《春秋考》三书关系:“自《谳》推之,知吾所正为不妄,而后可以观吾《考》;自《考》而推之,知吾所择而不诬,而后可以观吾《传》。”此书最早刻于开禧年间,原为三十卷。其中记《左传》四百四十二条,记《公羊》三百四十条,记《穀梁》四百四十条。元程端學作《春秋辨疑》时曾对此书多加引用,可见尚为完本。明时散佚。今本亦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分《左传谳》十卷,《公羊谳》、《穀梁谳》各六卷。但《左传》缺九十条,《公羊》缺六十五条,《穀梁》缺八十四条,已非完帙。此书无刻本传世,现存传抄《永乐大典》本。
石林燕語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子 類:雜家類 屬:雜說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十卷。北宋末南宋初葉夢得(1077—1148)撰。葉夢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生平事迹详见《春秋传》。宣和五年(1123),葉夢得居于卞山之石林谷,稍远城市,但亲戚、朋友、门生故吏皆相继来访,纵谈所及,包括故实旧闻、古今嘉言善行、出入朝廷以至田夫野老之言、滑稽谐谑之辞等,随笔札记。后金兵入侵,宋室南渡,葉夢得惧于废弃或遗忘,特整理成书。书中所记多为宋代典章制度、士大夫言行、宫殿建置等,而于官制、科目记载尤详,足以补充史传之缺。《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可以与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徐度《却掃編》相表里。足资治史者参考。葉夢得生于北宋南宋之间,戈甲倥偬,图籍散佚,或有记忆失真、考据未详之处。刊印草草,亦有脱误。因此,宋汪應辰特作《石林燕语辨》一书,宇文绍奕亦作《考异》一卷,加以辨正。其间征引错误、偶记失实、传闻年月之讹、缮写字画之误等,一一列举,辩驳纠正。葉夢得之书难得,汪應辰、宇文绍奕考证益密,三书相辅而行,相得益彰。今传本不一,《稗海》、《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十卷,《四库全书》本附宇文绍奕《考异》,《儒学警悟》、《丛书集成初编》、《石林遗书》、《郋园先生全书》又收有汪應辰《石林燕语辨》,宛委山堂《說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敬修堂丛书》等本作一卷,《旧小说》收入14则。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忠义点校本,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避暑錄話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子 類:雜家類 屬:雜說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葉夢得(1077—1148)撰。葉夢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語》。葉夢得在宋室南渡之初,岿然耆宿,藏书至三万余卷,诸儒之中,首屈一指。故通悉古今,所论皆有根据。南宋初期,人们追论北宋灭亡,多怪罪王安石变法、蔡京擅权。葉夢得曾为蔡京门客,对此不加贬斥。如“论诗赋”一条,为王安石罢诗赋作解释;叶源一条,为蔡京禁读史作解释;王姬一条,为蔡京改公主曰帝姬作解释。对蘇洵所写《辨奸论》则予以深斥等等,颇有自己的见解,不失为一家之言。其余叙录朝野遗闻、经史故事等,皆考据精详,可以广见闻、长知识,足资参考。今传本不一,《稗海》、《津逮秘书》、《四库全书》、《学津讨原》、《石林遗书》、《郋园先生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二卷,《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宛委山堂《說郛》本作一卷,《宋人小说》本作《石林避暑录话》四卷,商务印书馆《說郛》本作《乙卯避暑录话》不分卷,《旧小说》收入十六则。
巖下放言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子 類:雜家類 屬:雜說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三卷。北宋末南宋初葉夢得(1077—1148)撰。葉夢得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語》。葉夢得自崇庆节度使致仕,退居乌程弁山,每日读书著述,潜心钻研儒家经典以外,亦究心佛老等诸家之言,每有心得,记录成篇,因成此书。陳振孫《书录解题》谓此书一卷,清修《四库全书》时,采进本为三卷。后传本卷次不一。明商维浚《稗海》丛书收有《蒙斋笔谈》二卷,题曰湘山郑景望撰,其文全与《巖下放言》相同,只是删去数十条。清人厲鶚作《宋诗纪事》,称郑景望为北宋元本、元祐间人,比葉夢得生平为早。所录郑景望颍川一诗,亦取自《蒙斋笔谈》一书。又《巖下放言》旧无刻本,因之有人怀疑葉夢得剽取郑景望之书而作。然考书中称先祖魏公;又称余绍圣间春试不第;又称大观初,余适在翰林;又称在颍州时,初自翰林免官;又称余守许昌时,洛中方营西内;又称遭钱塘兵乱;又称余镇福唐;又称出入兵间十余年,所将数十万;又称余顷罢镇建康等。所述仕履皆与葉夢得本传相合。书中又称曾撰《老子解》、《论语释言》二书。今考陳振孫《书录解题》论语类,确有葉夢得《论语释言》十卷,道家类中有葉夢得《老子解》二卷,并所载《老子解》中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本韓非子之说,以为四支九窍云云。亦与《巖下放言》所述相符。据此可知,是书非为剽窃《蒙斋笔谈》而作,当为后人剽窃此书伪作《蒙斋笔谈》。商维浚误信伪书,未加详考即收入《稗海》,给后人带来了混乱。书中记述经史百家之说,遗文掌故,风俗文化等,颇为繁杂。书中多提倡佛道之说,沈作喆、王宗傅、楊簡等人以佛理说《易》,实萌芽于此,体现三教合流之趋势。梦得学问博洽,多知故事,其所记录,颇有可采,足资治史者参证。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石林遗书》、《观古堂所刊书》、《郋园先生全书》作三卷,宛委山堂《說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等丛书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說郛》本不分卷。
石林詩話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集 類:詩文評類 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一卷。宋葉夢得(1077—1148)(详见《石林春秋传》)撰。是书为宋代诗论著作。约成书于南渡前后。在体例上承袭旧制,以纪事为主,兼以议论和考证。同时,又辑录了众多的诗坛轶事,几乎涉及了北宋所有的知名诗人。其论宋诗,沿习“绍述余党”之见,抬高王安石而贬低歐陽修、蘇軾;对于元祐诸人,亦有微词。其阐述的诗论见解,虽然散乱,却显示出新的发展趋向。与江西诗派的追求奇险不同。葉夢得强调诗应以“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为最高境界。而诗要意在言外,余味无穷。认为好的诗均“不以序事倾尽为工”,而“纤徐不失言外之意”。其所论较真切地接触到诗歌创作的关键问题,故是书在宋代即广为流行。此集被收入《百川学海》、《津逮秘书》、《四库全书》、《诗学指南》等。
石林詞
作者: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 (宋) 撰
部:集 類:詞曲類 屬:詞集之屬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一卷。宋葉夢得(1077—1148)撰。葉夢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江苏苏州人。其生平详见《春秋传》(辞目)。是集今存词三十二调、一百零一首。绍兴十七年(1147)七月九日,关注在《石林词跋》中说:“味其词,婉丽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王灼《碧雞漫志》(卷二)提到:“后来学东坡者,叶少蕴、蒲大受亦得六七,其才力比晁(无咎)、黄(庭坚)差劣。”《石林詞》中〔念奴娇〕(云峰横起)一首,用蘇軾《赤壁怀古》韵,直拟东坡气势。〔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下片结尾,全用蘇軾《赠刘景文》诗句。故《石林詞》旧本多与苏词互刊,由其近似而误收。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著录:“《石林詞》一卷。葉夢得少蕴撰。”明正统六年(1441)吳訥编《唐宋诸贤百家词》,录《石林詞》一卷。明末毛晉汲古阁刻《宋六十名家词》,收有《石林詞》一卷。此书通行本有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和《四库全书》本。
避暑錄十五卷
右葉夢得少藴之説也少藴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進士建炎初為翰林學士拜户書遷尚書左丞終於崇信軍節度使自號石林云(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郡齋讀書志卷五上)
石林書傳十卷
尚書左丞吳郡葉夢得少藴撰博極羣書彊記絶人書與春秋之學視諸儒最為精詳(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
春秋傳十二卷攷三十卷讞三十卷案【宋史藝文志作春秋傳二十卷】
葉夢得撰各有序其序讞曰以春秋為用法之君而已聽之有不盡其辭則欺民有不盡其法則欺君凡啖趙論三家之失為辨疑劉氏廣啖趙之遺為權衡合二書正其差誤而補其疏畧目之曰讞其序攷曰君子不難於攻人之失而難于正已之是必有得也乃可知其失必有是也乃可斥其非自其讞推之知吾之所正為不妄也而後可以觀吾攷自其攷推之知吾之所擇為不誣也而後可以觀吾傳其序傳曰左氏傳事不傳義是以詳於史而事未必實以其不知經也公榖傳義不傳事是以詳於經而義未必當以其不知史也乃酌三家求史與經不得於事則攷於義不得于義則攷於事更相發明以作傳夢得自號石林居士明敏絶人藏書至多博鑒彊記故其為書辨訂攷究無不精詳然其取何休之說以十二公為法天之大數則所未可曉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三)
論語釋言十卷
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三)
維揚過江録一卷
尚書左丞葉夣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五)
老子觧二卷
葉夢得撰其説曰孔子稱竊比於我老彭孟子闢楊墨而不及老氏老氏之書孔孟所不廢也所觧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案老子觧云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原本作死之徒有三誤今改正】以為四肢九竅本韓非子觧老之説(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九)
石林家訓一卷
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
石林過庭録二十七卷
葉夢得與諸子講說者其中子模編輯之(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
石林燕語十卷
葉夢得少藴撰宣和五年所作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
燕語攷異十卷
成都宇文紹奕撰舊聞汪玉山嘗辨駁燕語之誤而未之見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
玉澗雜書十卷
葉夢得撰攷其中所記亦當在宣和時所作玉澗者石林山居澗水名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
巖下放言一卷
葉夢得撰休致後所作(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
避暑録話二卷
葉夢得紹興五年所作(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
石林總集一百卷年譜一卷
尚書左丞吳郡葉夢得少藴撰紹聖四年進士崇觀間驟貴顯三十一嵗掌外制次年遂入翰林中廢至建炎乃執政然財數日而罷平生所歴州鎭皆有能聲胡文定安國嘗以其蔡潁南京之政薦于朝謂不當以宿累廢晚兩帥金陵當烏珠臨江移三山平羣宼其功不可沒也秦檜秉政欲令帥蜀辭不行忤檜意以崇慶節度使致仕其居在卞山奇石森列藏書數萬卷旣沒守者不謹屋與書俱燼于火石林二字本出楚辭天問(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
石林詞一卷
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
石林奏議十五卷
葉夢得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二)
石林詩話一卷
葉夢得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二)
石林書傳十卷
陳氏曰葉夢得少藴撰少藴博極羣書强記絶人書與春秋之學視諸儒最為精耳
中興藝文傳曰其為書頗採諸家之説而折衷其是非石林自序曰自世尚經術博士業書者十常三四然第守一說莫能自致其思余竊悲之因叅總數家推原帝王之治論其世察其人以質其所言更相研究折衷其是非頗自紀輯為書二十卷十二萬有餘言(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七)
石林春秋傳春秋考春秋讞共七十二卷
陳氏曰葉夢得撰各有序其序讞曰以春秋為用法之君而已聼之有不盡其辭則欺民有不盡其法則欺君凡啖趙論三家之失為辯疑劉氏廣啖趙之遺為權衡合二書正其差誤而補其疎略目之曰讞其序考曰君子不難扵攻人之失而難扵正己之是必有得也乃可知其失必有是也乃可斥其非自是讞推之知吾之所正為不妄也而後可以觀吾考自其考推之知吾之所擇為不誣也而後可以觀吾傳其序傳曰左氏傳事不傳義是以詳扵史而事未必實以其不知經也公糓傳義不傳事是以詳扵經而義未必當以其不知史也乃酌三家求史與經不得扵事則考扵義不得扵義則考扵事更相發眀以作傳其為書辯訂考究無不精詳然其取何休之說以十二公為法天之大數則所未可曉也(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三)
論語釋言十卷
陳氏曰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一百八十四)
維揚過江錄一卷
尚書左丞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七)
老子解二卷
陳氏曰葉夢得撰其説曰孔子稱竊比於我老彭孟子闢楊墨而不及老氏老氏之書孔孟所不廢也所解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以為四支九竅本韓非子解老之説(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一)
石林家訓一卷
陳氏曰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四)
石林過庭録二十七卷
陳氏曰葉夢得與諸子講説者其中子模編輯之(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四)
石林燕語十卷
陳氏曰葉夢得少藴撰宣和五年所作也(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七)
燕語考異十卷
陳氏曰成都宇文紹奕撰舊聞汪玉山嘗駮燕語之誤而未之見也(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七)
玉澗雜書十卷
陳氏曰葉夢得撰其中所記亦當在宣和時所作玉澗者石林山居澗水名也(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七)
避暑錄話二卷
陳氏曰葉夢得紹興五年所作(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七)
巖下放言一卷
陳氏曰葉夢得撰休致後所作(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七)
石林總集一百卷 年譜一卷
陳氏曰尚書左丞呉郡葉夢得少藴撰紹聖四年進士崇觀間驟貴顯三十一嵗掌外制次年遂入翰林中廢至建炎乃執政然才數日而罷平生所歴州鎮皆有能聲胡文定安國嘗以其蔡潁南京之政薦於朝謂不當以宿累廢晩兩帥金陵當烏珠臨江移三山平羣宼其功不可沒也秦檜秉政欲令帥蜀辭不行忤檜意以崇慶節度使致仕其居在卞山竒石森列藏書數萬卷既沒守者不謹屋與書俱燼於火石林二字本出楚辭天問(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八)
石林詞一卷
陳氏曰葉夢得少藴撰(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六)
石林奏議十五卷
陳氏曰葉夢得撰
石林自序志愧集曰進對以來奏藁藏於家者若干篇不忍盡棄乃序次為十卷目之曰志愧集夫天下豈無大安危生民豈無大休戚矧宣靖以來中原分裂上方櫛沐風雨旰食圖功而身遭不世之主橫被非常之知所言僅如是而已心非木石安得不愧姑自識之留以遺子孫庶後世悼其意之不終或有感勵奮發慨然少能著見者猶足雪其無功之恥而償其未報之恩也(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七)
石林詩話二卷
陳氏曰葉夢得撰(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九)
葉氏【夢得】書傳
宋志十卷
未見【一齋書目有之】
夢得自序曰自世尚經術愽士業書者十常三四然弟守一說莫能自致其思余竊悲之因叅總數家推原帝王之治論其世察其人以質其所言更相研究折衷其是非頗自紀輯為書二十卷十二萬有餘言
陳振孫曰少藴愽極羣書强記絶人書與春秋之學視諸儒為最精(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七十九)
葉氏【夢得】禮記解
未見
衛湜曰葉少藴解曲禮檀弓王制文王世子祭義祭綂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記表記緇衣儒行大學昏義郷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十九篇仲子模過庭錄時有論説(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一百四十一)
葉氏【夢得】春秋傳
宋志二十卷
存
夢得自序曰春秋為魯而作乎為周而作乎為當時諸侯而作乎為天下後世而作乎曰為魯而作春秋非魯之史也曰為周作春秋非周之史也曰為當時諸侯作春秋非當時諸侯之史也夫以一天下之大必有與立者矣可施之一時不可施之萬世天下終不可立也然則為天下作歟為後世作歟故即魯史而為之經求之天理則君臣也父子也兄弟也朋友也夫婦也無不在也求之人事則治也教也禮也政也刑也事也無不備也以上則日星雷電雨雹霜雪之見於天者皆著也以下則山崩地震水旱無冰之見於地者皆列也泛求之萬物則螽螟蝝蜚麋鸜鵒之於鳥獸麥苗李梅雨冰殺菽之於草木者亦無一而或遺也而吾以一王之法筆削於其間穹然如天之在上未嘗容其心而可與可奪可是可非可生可殺秋毫莫之逃焉迎之不見其始要之不見其終是以其書斷取十有二公以法天之大數備四時以為年而正其行事號之曰春秋以自比於天由是可以為帝由是可以為王由是霸者無所用其力由是亂臣賊子無所竄其身前乎此聖人者作固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焉而莫能外也後乎此聖人者作復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焉而莫能加也是以當孔子時雖游夏之徒不能贊一辭自孔子没而三家作吾不知於孔子親聞之歟傳聞之歟至於今千有餘歲天下之言春秋者惟三而已孟子不云乎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而子之自言則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夫春秋者史也所以作春秋者經也故可與通天下曰事不可與通天下曰義左氏傳事不傳義是以詳於史而事未必實以不知經故也公羊穀梁傳義不傳事是以詳於經而義未必當以不知史故也由乎百世之後而出乎百世之上孰能覈事之實而察義之當歟惟知春秋之所以作為天下也為後世也其所自比者天也其所同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也不得於事則考於義不得於義則考於事事義更相發明猶天之在上有目所可共覩則其為與為奪為是為非為生為殺者庶幾或得而窺之矣天之既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後世必有作者焉乃酌三家求史與經試嘗為之言以俟後之君子而擇其中其亦有當爾乎其亦無當爾乎作春秋傳二十篇(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三)
春秋考
宋志三十卷
佚(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三)
春秋讞
宋志三十卷
佚
真德秀曰春秋讞考傳三書石林先生葉公之所作也自熙寧用事之臣倡為新經之説既天下學士大夫以談春秋為諱有年矣是書作於絶學之餘所以闢邪説黜異端章明天理遏止人欲其有補於世教為不淺也公之文孫來守延平出是書鋟木而傳之蓋有意於淑斯人如此學者其勉旃陳振孫曰夢得傳考讞三書各有序其序讞曰以春秋為用法之君而已聽之有不盡其辭則欺民有不盡其法則欺君凡啖趙論三家之失為辨疑劉氏廣啖趙之遺為權衡合二書正其差誤而補其疏畧目之曰讞其序考曰君子不難於攻人之失而難於正已之是必有得也乃可知其失必有是也乃可斥其非自其讞推之知吾之所正為不妄也而後可以觀吾考自其考推之知吾之所擇為不誣也而後可以觀吾傳其序傳曰左氏傳事不傳義是以詳於史而事未必實以其不知經也公穀傳義不傳事是以詳於經而義未必當以其不知史也乃酌三家求史與經不得於事則考於義不得於義則考於事更相發明以作傳其為書辨訂考究無不精詳然其取何休之説以十二公為法天之大數則所未可曉也
葉筠曰先祖左丞著春秋讞考傳三書各為之序併刊於南劍郡齋(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三)
春秋指要總例
宋志二卷
佚
南窗紀談葉石林為春秋書其别有四解釋音義曰傳訂證事實曰考掊擊三傳曰讞編排凡例曰例嘗語徐惇濟曰吾之為此名前古所未有也惇濟曰呉程秉著書三萬餘言曰周易摘尚書駁論語弼得毋近是乎石林大喜(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三)
石林春秋
宋志八卷
佚(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一百八十三)
葉氏【夢得】論語釋言
宋志十卷
未見
王應麟曰張衡思玄賦匪仁里其安宅兮匪義迹其焉追注引論語里仁為美宅不處仁焉得知里宅皆居也石林論語釋言云以擇為宅則里猶宅也葢古文云然今以宅為擇而謂里為所居乃鄭氏訓解而何晏從之當以古文為正又曰石林解執禮云猶執射執御之義記曰秋學禮執禮者詔之葢古者謂持禮書以詔人者皆曰執周官太史大祭祀宿之日讀禮書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凡射事執其禮事此執禮之見於書者也解雅頌各得其所云季札觀魯樂以小雅為周徳之衰大雅為文王之徳小雅皆變雅大雅皆正雅楚莊王言武王克商作頌以時邁為首而武次之賚為第三桓為第六以所作為先後以此攷之雅以正變為大小頌以所作為先後者詩未刪之序也論政事之廢興而以所陳者為大小推功徳之形容而以可告者為先後者刪詩之序也其說可以補注義之遺(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二百十五)
葉氏【夢得】孟子通義
十卷
佚(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經義考卷二百三十四)
葉夢得
字少藴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登進士第尉丹徙崇寧元年除婺州教三年召為儀禮武選編修官四年遷祠部員外郎五年徙起居郎大觀初為中書舎人兼實録院修撰兼直學士院二年為翰學三年以龍圖閣學知汝州尋免提舉洞霄政和五年除顯制知蔡州六年復閣職重和初知潁昌宣和二年提舉鴻慶七年召為吏書再提舉鴻慶靖康初知潁昌建炎二年召為翰學拜户書三年遷尚書左丞資政學士提舉中太乙兼侍讀紹興初為江東帥三年祠十年召除建康留守十二年知福州十四年授崇信軍節度使十八年卒於湖州
為編修纔六日蔡京亟薦之召對論自古帝王為治必先自治其心今國勢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若不先治其心或誘之以貨利聲色則所謂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嘗不顛倒易位而況求其功乎上異之京謂曰公言得無意乎公曰此某所學也
論朋黨之弊曰朋黨之勝本於重内輕外且今之自外召入者茍有寸長計日可取貴顯又況阿附趨佞别以智巧得之一居要位非譴謫則不去而居外任者非被罪廢黜則孤寒無援之人也夫以内為榮進之途則茍可以安於内者人誰不營以外為譴黜之所則茍可以免於外者人誰不避祖宗時宰相罷班或補外未幾皆復召用至於執政從官更出迭入未嘗有間夫使不慕居内不畏處外内外去來各適為志士大夫茍知自愛則亦何必捨彼而趨此
蔡京復相所立法度巳嘗罷者皆復行公召對論周官太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所謂廢置賞罰者王之事也太宰得以詔王而不得自専陛下前日所立者出于陛下乎出於大臣乎及罷之又復之亦出於陛下乎出於大臣乎今一大臣進以為可作則法度從而立一大臣進以為不可作則從而廢無乃陛下有未了然於中而不出於已者乎願度其可復者復之可罷者罷之則天下治矣
京初欲以童貫為陜西宣撫取青唐公聞見京問之曰貫以八寶恩除節使已非祖宗法今又以執政之任付之青唐朝廷所必欲得也使成功則何以處之乎京有愧色既得青唐公又見京問何以賞貫京沈思未有以答公曰節度使上惟有開府儀同三司不識朝廷遂與之否京曰恐未至是公曰幸甚外人以為必進此官矣某憂不能寐前為節使某不當制無可言今若進使相萬一某當制決不敢命辭然亦不敢逃謫勢必過嶺倘相公念之得一善地足矣京笑曰公慮事毎過好相戾此人亦何可犯衆窺公者多何不自畏禍公曰幸不至此則已設或有之今日言與他日言其受禍一也何遲速之間
公在朝廷數正京過差京初察其無他間多開納有不然者特以為介僻不通人情或曰畏懦易動以浮言耳未以為過也自石公弼附張康國鄭居中等始頗追咎薦非其人然公所薦士固不一非欲為之黨者京再召公見之問還朝當何先人材孰可用公曰公所以見議於天下者權太盛意太果以喜怒為賢否以恩怨為廢置耳方公居位時士以諛説日獻不暇何敢輒逆耳幸今出外踰年公所聞必亦多矣惟虚心平氣求抵於是而已然今有大患自童貫用事天下之權半分於宦者今則梁師成楊戩等數十輩踵貫而起宰執用舎多出此曹公不能先痛裁制使國柄復歸朝廷雖公之喜怒哀怨且不得騁况求其是乎宰相公嘗為之得失亦何計京改容曰極是積漸至此京不得為無罪因論俞■〈〈卤,仌代乂〉上木下〉頗力學有志於逺大似與目前稍異京曰某亦知之既相即用■〈〈卤,仌代乂〉上木下〉為中丞而■〈〈卤,仌代乂〉上木下〉首陳六弊無所顧望又發劉柄為舉子時為富人竇盥代筆取貸事炳方自拱州道見京教京盡除居中等黨法度不問是非一切皆復得召為户書京方得倚為腹心於是積前事大憾公謂蔣猷曰前為其屬石公弼今為其薦俞■〈〈卤,仌代乂〉上木下〉兩敗吾事遂有相惡意而劉柄等從而媒孽曰夢得蓋欲自為門户素何嘗以公為是炳與其弟焕蔣猷翟汝文蔡靖毛友十數人皆居中所逐者相繼召用獨公不召
為户書請上南渡阻江為險以備不虞巡幸上曰自揚至瓜洲五十里聞警而動尚未晚公曰鄲河僅通一舟恐非一日可濟也復乞命重臣為宣總使一居泗上總兩淮及東方之師以待敵一居金陵總江浙之路以備退保不報
公言靖康之失在固守京城而不知避也事有緩急必當從權伏望陛下通下情逺斥候如必至於過江則亟降詔以諭中外則人心安矣又願取諸要郡東則鄆徐南京西則穎夀和州南則唐襄荆渚各立軍數使之召募仍命大將與帥參治復選近臣為總帥以節制之又乘輿或駐兩浙則鎮江金陵尤當先治陛下毋以宇文虚中奉使未囬意和議為可恃也靖康正縁恃和議而墮虜計今安可待萬里之報哉
宰執從臣議幸杭州未決吕頥浩及公以首叩地願且留此為江北聲援不然金乘勢渡江愈狼狽矣宰執以為是
方臘之亂江浙被賊諸州皆蠲其賦而兵無所給乃詔發運陳亨伯經制東南亨伯請以七路之財補其乏始設比較酒務量添酒價及商税額亦増一分并賣契紙與公家出納毎緡收二十三文並號經制錢靖康罷之至是公言經制之法添酒價増税額并賣契紙等錢皆求於民之所欲而弗强其所不欲故酒價雖髙未有驅之使飲税額雖増未有迫之為商者其他類此望復行之
公為留守團結沿江民兵數萬至是呼集分據江津仍遣其子模領數千人守馬家渡金果使吾叛將酈瓊以輕兵來犯覺有備乃去
初建康屯重兵嵗費錢八百萬緡米八十萬斛榷貨務所入不足以贍至是禁旅與諸道之師皆至公被命兼總四路漕計以給饋餉軍用不乏故諸將得悉力以戰無匱未幾以觀文殿學士寵之
公帥福建宰執奏公措畫弭盜之事上曰盜之竊發多縁守令非人掊克所致宜令帥司條具凡有害於民者除之自此公或招或捕或誘之相戕三策並用(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總錄之屬·宋名臣言行錄别集上卷四)
葉夢得字少藴嗜學早成多識前言往行談論娓娓不窮登進士第調丹徒尉徽宗朝自婺州教授召為議禮武選編脩官用蔡京薦召對言自古帝王為治廣狹大小規模各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國勢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者也若不先治其心或誘之以貨利或陷之以聲色則所謂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嘗不顛倒易位而况求其功乎上異其言特遷祠部郎官大觀初蔡京在相位向所立法度已罷者復行夢得言周官太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所謂廢置賞罰者王之事也大宰得以詔王而不得自專夫事不過可不可二者而已以為可而出於陛下則前日不應廢以為不可而不出於陛下則今日不可復若徒以大臣進退為可否無乃陛下有未了然於中者乎上喜曰邇來士多朋比媒進卿言獨無觀望遂除起居郎時用事者喜小有才夢得言自古用人必先辨賢能賢謂有德能謂有才故先王嘗使德勝才不使才勝德崇寧以來在内惟取議論與朝廷同者為純正在外惟取推行法令速成者為幹敏未聞器業堪重識度經逺者特有表異恐用才太勝願繼今用人以有德為先二年累遷翰林學士極論士大夫朋黨之弊專於重内輕外具乞身先衆人補郡蔡京初欲以章貫宣撫陜西取青唐夢得見京問曰祖宗時宣撫使皆是見任執政文彦博韓絳因此即軍中拜相未有以中人為之元豐末神宗欲命李憲雖王珪亦能力爭此公所見也昨八寶恩遽除貫節度使天下皆知非祖宗法此已不可救今又付以執政之任使得青唐何以處之京有慚色然卒不改三年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汝州尋落職提舉洞霄宫政和五年起知蔡州移帥頴昌府發常平粟振民常平使劉寄惡之宦官楊戩用事寄括部内得常平錢五十萬緡請糴粳米輸後苑以媚戩委其屬持御筆來責以米樣如蘇州夢得上疏極論頴昌地方與東南異願隨品色不報時旁郡糾民輸錢就糴京師怨聲載道獨頴昌賴夢得得免李彦括公田以黠吏告訐籍郟城舞陽隠田數千頃民詣府訴夢得上其事捕吏按治之郡人大悦戩彦交怒尋提舉南京鴻慶宫改帥杭州建炎初勝捷軍校陳通作亂拘夢得殺運判吳昉及副將白均等高宗駐蹕揚州遷翰林學士兼侍讀除户部尚書陳待敵之計有三曰形曰勢曰氣形以地理山川為本勢以城池芻粟器械為重氣以將帥士卒為急形固則可恃以守勢强則可資以立氣振則可作以用如是則敵皆在吾度内矣因請上南巡阻江為險以備不虞又請命重臣為宣總使一居泗上總兩淮及東方之師以待敵一居金陵總江浙之路以備退保疏入不報既而上駐蹕杭州遷尚書右丞奏監司州縣擅立軍期司掊斂民財者宜罷上諭以兵食二事最大當擇大臣分掌顔岐康允之皆嫉夢得又與朱勝非議論不協會州民有上書訟夢得過失者上以夢得深曉財賦乃除資政殿學士提舉中太一宫專提領户部財用充車駕巡幸頓遞使辭不拜歸湖州紹興初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春等六州宣撫使時建康荒殘兵不滿三千夢得奏移綂制官韓世清軍屯建康崔增屯采石閻臯分守要害會王才降劉豫引兵入寇夢得遣使至張偉諭才降之以其衆分隷諸軍濠壽叛將寇宏陳卞雖陽受朝命隂與豫通夢得諭以禍福皆聽命及豫入宏卞擊敗之八年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又奏防江措畫八事曰申飭邊備分布地面把截要害約東舟船團結鄉社明審斥堠措置積聚責官吏死守又言建康太平池州緊要隘口江北可濟渡者共十九所願聚民兵把截要害命諸將度敵形併力進討金宗弼犯含山進逼歴陽張俊諸軍遷延未發夢得見俊請速出軍曰敵已過含山萬一金人得和州長江不可保矣俊趣諸軍進發聲勢大振金兵退屯昭闗明年金復入侵遂至壽州夢得團結沿江民兵數萬分據江津遣子模將千人守馬家渡金兵不得渡而去初建康屯兵歳費錢八百萬緡米八十萬斛榷貨務所入不足以支至是禁旅與諸道兵咸集夢得兼總四路漕計以給饋餉軍用不乏故諸將得悉力以戰詔加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海寇朱明猖獗詔夢得挾御前將士便道之鎮或招或捕或誘之相戕遂平寇五十餘郡然頗與監司異議上章請老特遷一官提舉臨安洞霄宫尋拜崇信軍節度使致仕十八年卒于湖州贈檢校少保(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姑蘇志·卷四十九)
葉夢得字少藴吳人少嗜學登進士第累官翰林學士知潁昌府李彦括公田以黠吏告訐籍舞陽民田數千頃夢得上其事捕吏治之民大悦紹興八年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金兵至拓臯夢得據守江津使不得渡而去兼總四路漕計給諸大將餉軍用既足皆力戰退敵移福建安撫使殄平海寇拜崇信軍節度使致仕卒(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南通志卷一百四十)
葉夢得字少藴蘇州呉縣人徽宗時以龍圖閣學士移帥潁昌府發常平粟賑民常平使者劉寄惡之宦官楊戩用事寄括部内得常平錢五十萬緡請糴秔米輸後苑以媚戩委其屬持御筆来責以米様如蘇州夢得上疏極論潁昌地方與東南異願隨品色不報内侍李彦括公田以黠吏告訐籍郏城舞陽隱田數千頃民詣府訴者八百戸夢得上其事捕吏按治之郡人大悅(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河南通志卷五十六)
葉夢得字少藴蘇州吳縣人官至尚書左丞在鎮以其子模將數千人守馬家渡金人果使叛將酈瓊將輕兵來襲見有備乃去時以屯兵衆嵗費米八十萬斛錢八百萬緡榷貨務所入不足以贍且命夢得兼總四路漕運時江淮多難甚賴之以勞進觀文殿學士(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宋朝事實卷十)
葉夢得
葉夢得字少藴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登進士第高宗時為尚書左丞【宋史】
葉夢得行書法大令宛然名家【寓意編】(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卷三百四十七)
宋有兩葉夢得俱號石林姑蘇石林字少藴官至宰執貴溪石林則南渡進士官至秘書丞知撫州今性理大全所引用石林葉氏次名西山真氏之後者非少藴也(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編之屬·儼山外集卷二十一)
宋朝葉夢得字少藴蘇州人登科為丹陽尉蔡京雅知之既拜相亟召用旬嵗間歴清要遂入翰林為學士時年方壯文筆清麗一時欽重守藩奉祠僅三十年建炎初召為戸侍再入翰苑遂參大政出帥建康移福唐以節度使致仕居霅溪卞山之下開山為徑玲瓏秀發自號石林居士詩酒以娱其老諸福全備當世罕有及之者長編載少藴安危利害邪正休戚之論與朋黨之對及潁昌救荒之政皆足嘉尚(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卷五十三)
葉夢得字少蘊吳縣人紹聖四年進士自婺州敎授召為編修官厯祠部郎起居郎翰林學士出知汝州提舉洞霄宫政和五年起知蔡州移帥穎昌府尋提舉南京鴻慶宮紹興初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移知福州上章請老仍提舉洞霄致仕而卒贈檢校少保夢得有總集百卷此集乃知建康時所作總集中之一集也建康是時值用兵契濶鋒鏑之中而吟咏蕭散固是詩人之致(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宋詩鈔卷四十九)
葉夢得
夢得字少蘊吴縣人清臣曽孫紹聖四年進士累官龍圖閣直學士帥杭州髙宗朝除尚書右丞江東安撫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移知福州提舉洞霄宫居吴興弁山自號石林居士有石林集(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宋詩紀事卷三十五)
葉夢得
【字少藴吴縣人紹聖四年進士累遷翰林學士兼侍讀除户部尚書以崇信軍節度使致仕贈撿校少保有建康集石林詞一巻】
【關子東云葉公妙齡詞甚婉麗晩歲落其華而實之能於簡淡時出雄傑合處不減東坡】(四庫全書·集部·詞曲類·詞選之屬·詞綜卷十一)